理想梦想与幻想

青春之歌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而幻想便是虚而不实的想入非非。人生一世,谁不曾有过理想,梦想与幻想?一路走来,那些曾经的经历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我的体操运动员梦

我从小好动,体育好,跑的快,跳的高,跟头翻的利索,篮球打主力,乒乓球抽的对方无法招架。中学曾拿跳高冠军。学校开体育运动会,我的短跑百米赛,尤其400米接力赛,要么跑第一把,要么跑最后一把的冲刺,因为老师说我的爆发力很强,是我们班主任李再棽老师的骄傲。 

记得好几次有体校来班里挑选体育苗子,我都被点名。都说我体制好,也不知他们从哪儿看出来的? 反正被告知到体校报名,参加训练。这其中包括篮球,网球及短跑等项目。然而我当时的最爱是想当一名体操运动员。于是参加了校队里的体操班。后来总有体校的同学来稍话,说体校的教练催我去报名参加训练。我仍不理睬,心里只痴迷做一个体操运动员。每晚下学就去校里训练。母亲说死也不让去参加,每次必拉上班里的同学来软磨硬泡才允许我去锻炼几小时。

记得一次校队带我们去观看一场体操锦标赛。平生第一次坐在前排,近距离的观看那些身材窈窕,优美动人的小运动员们。高低杠上,她们像小燕子般上下飞舞。平衡木上他们稳健,自信,沉着。跳马时犹如一个出生不怕虎的小牛犊,狂奔着飞驰而过。我的最爱是自由体操,优美的旋律伴着那美丽潇洒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姿,真是太享受了。

只可惜中学毕业后便没了体操训练,日久天长,这个儿时的梦想便渐渐的化为泡影。。。然而儿时的那点子功夫反而让我吃了一辈子的好处,身体一直较柔软,随便弯弯腰,压压腿,拉拉筋的,很快就可以劈腿,折跟头。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曾经努力过的事,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

我的演员梦

broken image

当年电影 '海外赤子' 的海报

记的上中学时,自己也曾毛遂自荐给老艺术家史进老师写过一封信。他曾在电影 '海外赤子' 里扮演过陈冲的父亲,秦怡老师扮演陈冲的母亲。史进老师曾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是珠影厂著名老影人,有“南国影星”之称。不知当时怎么会想起给史进老师写信当演员? 没成想史老师真的亲笔给我写了回信。记得一日清早去上学,路过传达室时,看门老大爷递给我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史进老师回给我的亲笔信,有两页。他在信里谈起他自己从未上过科班,是自学成才,并鼓励我刻苦学习,遇到挫折,不要弃垒等。只可惜这封信已失落。。。老先生高寿95,于2018年1月4日在广州谢世。

中学毕业后也曾尝试过报考北京某表演艺术学院。记得当时人头攒动,有众多的靓男艳女,跃跃欲试,感觉自己是无比的渺小丑陋。轮到我时,考场老师要我们几个男女生即兴的演一段我们去看榜上有否提名的场景。我紧张的不得了,两腿发抖,心跳过速,脸涨的通红,大汗淋漓,好不尴尬。。。

工作后,因单位地处三环德胜门外的马甸桥站,离北太平庄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仅公交车一站之遥,所以有时间会 "特地路过" 北影厂外逛逛,偷偷在大门外窥探院里过往的工作人员,羡慕之心油然而生。

现在想想,那会儿的我也实在太天真幼稚了。在没有经过任何表演培训,长期准备的前提下,居然想考演员,充其量也就是个想入非非的幻想。

然而年轻时谁又没有点想入非非呢? 儿时的那些甜甜的梦想犹如青春般的美丽圣洁。我打小胆小害羞,跟人说话总脸红,心也跳的厉害。然而上中学后,居然在没跟大人商量的情况下决定给珠影厂史进老师写信,毛遂自荐。还偷偷的报考当演员,也算是大大的挑战了我儿时的腼腆胆怯的性格。如此的人生经历,对我后来进入经贸部工作直至单身独闯德国留学工作及在美国,瑞士的职业生涯有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机遇与机会

八十年代有幸在经贸部底下的某国际交流中心工作,当时可是高不可攀,大家都削尖脑袋往里钻。交流中心是我人生的机遇及转折点,而出国留学更是那个年代求之不得的事情。

感谢当年姐姐的英语启蒙,使我在中学时就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成绩优异。不是有那句:"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在我一生的职业旅程中不断的得以验证。

记得那时我二十出头,因为英语讲的不错,又年轻漂亮,于是有幸挤进经贸部的大门。我后来又跟广播讲座自学了三四年的日语,忙里偷闲又读了商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前后,正赶上年轻有为而又大刀阔斧的龙永图先生从联合国调到交流中心做主任。他在一次公司的职工大会上公开宣布,谁英语好谁就有机会提拔到即将成立的项目处工作。我那时刚好毕业,英语相对较出众,于是即刻被提拔到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配合原经贸大学胡教授工作。中欧组织只我们两人,我们的直接上级是经贸部的李部长。胡教授很欣赏我,也很器重我,经常带我陪同李部长去北京三里屯使馆区的联合国工发组织及瑞士等欧洲使馆洽谈合作项目等。自从在中欧组织工作,我便有机会组织及参与了很多外事活动,其中包括由我筹办的 '瑞士银行研讨会'; 陪同德法客户去当时天津的经济开发区参观合作的葡萄酒厂; 协助瑞士在香港的Edward Keller公司在北京建国饭店设立代表处; 与普华国际会计公司(Price Waterhouse) 及荷兰阿鹿银行 (Amro Bank) 展开融资合作项目; 陪同瑞士模具制作厂商参观考察在沈阳及天津开设合资厂事宜; 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及洛杉矶加州大学 (UCLA) 展开系列学术研讨会等。

broken image

传奇一生的龙永图先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交流中心的龙永图(1943年5月1日~)主任。他后来成为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曾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他就读于贵州八中,贵州大学外语系。1965年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然而国内任何公开场合都不曾提到,在所有的光环下,他其实是一个放牛娃出身。这是他在担任我们交流中心主任时常对我们年轻人说的话,他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后来的成就。他也不断的用自己的过去激励我们这些年轻人奋发图强。没有他的开明坦诚,我也不可能有机会被选拔到中欧组织工作,更不可能有后来的出国留学的机会。

broken image

邂逅老演员张金玲老师 

"交流中心"当时在三环德胜门附近盖了一座九层大楼,是当时80年代北京市少有的高楼大厦,分外显眼。记得当年的电影明星张金玲老师拍电影,就是以这座大楼为背景,有一句台词至今记忆犹新,她站在大楼门口感叹的说:"哎呀,好多年没回北京了,如今变化真大啊"! 此时镜头拉向这座"摩天大楼"及门前穿流不息的三环路。。。这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位当时大名鼎鼎的当红影星张金玲老师。曾几何时自己也曾梦想过当个演员。至于当明星么,好像那时单纯的我还真没想过 :-)

红楼梦剧组 

曾几何时,当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87版在全国招收演员,几个月的筹备工作就是在我们交流中心展开的。记得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全国各地雪片般的自荐信,里边附有美照。我们甚至还帮助筹备组拆信封,有机会读到里边的内容。有些信件刚一拆开就被甩进纸篓,觉得挺受刺激的。其中也结识了不少红学家,也是我最难忘,最开心的经历。

还有一次是中国与菲律宾合拍电影,又有很多菲律宾的少男俊女天天出入我们交流中心,有机会近距离的欣赏那些东南亚的大明星们,感觉既新鲜又好奇。谁承想去德国留学的第一站就碰到了一位来自菲律宾的男同学,他多才多艺弹了一手好吉他,同学们经常坐在学校院子里听他弹琴唱歌。

还有一位刚从摩纳哥参加国际杂技比赛获奖归来的女演员。记得她是一位哈尔滨姑娘,不光脸蛋儿美且身段更窈窕。每早在大厅里半躺着练习登伞。我曾目不转睛的看她在那里不厌其烦的训练一个动作,真可谓那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与她也聊过几次,必定自己从小也曾想做个体操运动员。记得问她平时去不去滑冰。她说因蹬伞与滑冰用腿技巧刚好背道而驰,所以职业上不允许她有这个爱好!

理想成真

自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俄语起,先后在中学又学习了德语,英语及后来开始自学日语及粤语。我当时就梦想有一天要是能说这些语言,再加法语,西班牙语等,自己将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果然八十年代末有机会去德国自费留学。留学期间我开始对法语如痴如醉,之后不断在学习法语。我的最爱就是法语情歌,一旦打开收听,便会热血沸腾,心情澎湃,激动不已,痴迷到不能自拔,可以说我对法语的眷恋是忠贞不渝的。

2013年我和老公去罗马参加哈雷110庆典,回家后我俩开始学习意大利语至今。瑞士是个内陆国,其国土夹在三个古老而又强大的民族之间,即日耳曼,高卢及古罗马人之间。所以有人曾调侃,瑞士人是那些不想当德国人,不想做法国人及意大利人的人群组合起来的民族。这也是为什么瑞士有四个官方语言,即德语 (Deutsch),法语 (Français),意大利语 (Italiano) 及罗曼什语 (Rätoromanisch) ,罗曼什语也是我未来想学习的语言。

自2019年初从南非度假归来,心冠疫情便肆无忌惮,我于是开始学习西班牙 (Español) 及荷兰语 (Nederlands)。记得八十年代初曾结识过一位比利时女生及一位荷兰银行家,他们成为我有一天想学习荷兰语的动力。其实南非语 (Afrikaans) 是荷兰语的古老农家方言 (Boeren),与荷兰语很接近,是在1652年到1705年之间、由信仰基督新教的欧洲移民以及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带到南非的契约工人与奴隶所共同发展出来的,也是一门很有趣的荷兰方言。

一路走来,做个体操运动员是我曾经儿时的梦想,我曾挚爱过,努力过。演员梦不过是一霎那的幻想,从未努力过,更没训练过,所以幻想落空也是出乎意料的。  倒是那些人生经历与巧遇,留给我众多美好的回忆。

如今语言学习已成我终生挚爱的嗜好,使我儿时的理想梦想与幻想得意以成真。我会继续努力,且活到老,学到老,乐在其中。

缘分与归宿

想当年在德国读书工作了13年,后去美国生活4年,然我的心是属于欧洲的,尤其一直向往到瑞士生活,于是命运又让我在瑞士苏黎世谋到一份高职,不久便结识了我终生的挚爱。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缘分与挚爱使我们走到一起,这是天赐良缘也是我最后的归宿!

broken image